认识仙茅

仙茅Xiānmáo

辛,热;有毒。

肾、肝、脾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精冷,小便频数;2.腰膝冷痛,筋骨痿软无力;3.阳虚冷泻。

仙茅故事

本草著作记载:我国使用仙茅的历史始于唐代。开元元年,一位从西域来的婆罗门僧为唐明皇上进献此药,明皇服后有效,遂将它列为宫禁秘方,据为私有,概不外传。到了天宝安禄山之乱时,大量的方书流散,仙茅秘方才从宫中传出。因其功效卓越著,人们常把它与人参相提并论,后来索性直呼它婆罗门参。大约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栽种和使用仙茅。

仙茅详解

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切段,生用,或经米泔水浸泡切片。

煎服,3~10g。

本品燥烈有毒,不宜久服;阴虚火旺者忌服。

1.与淫羊藿、巴戟天、金樱子等同用,适用于命门火衰,阳痿早泄及精寒不育,如仙茅酒;2.与杜仲、独活、附子等同用,能散寒湿,强筋骨;3.与补骨脂、益智仁等同用,适用于阳虚冷泻。1.先天大造丸2.二仙汤3.仙茅酒仙茅辛热毒肝肾,壮阳益肾补命门,祛寒除湿腰腹痛,筋骨痿痹尿不禁。

1.仙茅: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碎屑。

2.酒仙茅:取净仙茅段,用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kg仙茅段,用黄酒10kg。

1.仙茅:味辛,性热;有毒。归肾、甘、脾经。具有消散痈肿的功能。用于痈疽肿痛,毒蛇咬伤。

2.酒仙茅:可降低毒性,增强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作用。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小便频数。

版权声明

本文由杏仁爸爸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内容及插图整理自《中药学》教材、《中药学速记歌诀》《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中医通等,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zc/1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