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花开彼岸,魂断忘川
1 彼岸花开时候 花开彼岸时,只一团火红;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彼岸花,永远在彼岸悠然绽放;此岸心,唯有在此岸兀自彷徨。 01.彼岸花简介 彼岸花(学名:红花石蒜),是百合目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分为红色、白色两种。白色的彼岸花又称曼陀罗华,红色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法华经》中的四花之一。 彼岸花花如龙爪。具鳞茎,形如洋葱头;叶丛生,细长尖端,状似蒜叶,肉质、带形、青绿色具白粉;花萼单生,顶生伞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除红色外还有白色品种)。先开花后长叶,冬天叶子不落,夏天叶落休眠。由于其具有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又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 02.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红花石蒜是东亚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冬赏其叶,秋赏其花。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但是石蒜根茎有毒,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不可随意食用,但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药用价值: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蒜碱、石蒜胺碱、加兰他敏等。具有祛风消肿、解毒抗癌作用。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肝癌,并试治肺癌、卵巢癌、宫颈癌、淋巴癌。 03.相关知识 彼岸花是日本对金灯的译名,是因为彼岸花有毒,吃了会中毒而死。(会出现呕吐等症状)因此在日本彼岸花又名“死人花”、“地狱花”、“幽灵花”、“黄泉之花”,“死亡之花”,民间有传言,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传说花香具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 代表着不祥的彼岸花我们通常指的是红花石蒜。而常见的白花石蒜和黄花石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彼岸花”,它是彼岸花的近亲,也是另一种著名的观赏花名为"忽地笑",又名铁色箭。忽地笑和彼岸花十分相像,但是花期不同,寓意也不同,忽地笑的花语是:幸福、愉悦和惊喜。 03.花语 中国花语:“优美纯洁”代表美丽、动人,又有“恶魔的温柔”寓意。 日本花语:“悲伤回忆” 朝鲜花语:“相互思念”。又有“分离、伤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 紫色彼岸花的花语:紫色彼岸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是恐怖。 红色彼岸花的花语:无尽的爱情,死亡的前兆,地狱的召唤 白色彼岸花的花语:无尽的思念,绝望的爱情,天堂的来信。 黑色彼岸花的花语:黑色彼岸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是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03.传说 传说(一): 传说中 彼岸花是开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样绚烂鲜红的花。 有花无叶。 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 曾经的一切留在了彼岸, 开成妖艳的花。 从前,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鬼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正因为他丑,姑娘并不爱他,出于爱恋,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来,后来,来了一个武士,他救出了姑娘并与她相爱,而同时,武士用剑斩杀了鬼。鬼的血溅在乱草丛中,一种红黑相间的花从此便在那里绚丽地绽放开来,这种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从那以后,彼岸花便开在了地狱中叫“忘川”的地方,那里是死去的人忘却今生情缘,转身投胎来世的地方…… 爱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为彼此爱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却很多很多。于是,彼岸花成了来自黑暗的爱情使者,因为它见证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传说(二):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 曼珠沙华,出自法华经:本名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开在阴历七月,花语是“悲伤的回忆”。 传说(三): 彼岸花---传说中冥界唯一的花 也叫引魂花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 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 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03.诗词文化 (1) 花开彼岸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 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渡我心佛空叹。 (2) 彼岸花开开彼岸,花开叶落永不见。 因果注定一生死,三生石上前生缘。 花叶生生两相错,奈何桥上等千年。 孟婆一碗汤入腹,三途河畔忘情难。(3) 彼岸有花现彼岸,花与叶间了无缘。忘川一河波幽淡,彼与岸间即天堑。 火照之路人漫漫,前生今世因果散。愿殇心殇情亦殇。花叶飘零不再见。 (4) 黄泉照彼岸,花开一千年。情不为因果,叶落又千年。 文字 网络 图片 网络 排版 初雪 ---扫码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pz/4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咖分享张连全教授的植物思考与随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