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分享嘉宾:自然爱好者林捷

商务印书馆副编审余节弘

记录整理:严云连

文字编辑:劳月

林捷:我的笔名叫小丸子,是一位来自诸暨的植物爱好者。我觉得《怎样观察一棵树》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它文字的优美。我知道我们读书岛的读者很多是朗诵爱好者,这里我摘录了本书中一个很优秀的段落,在这里朗读给大家:“真实的树木有着巨大的树干和厚重的枝干。只有当你站在树下,让双脚在它的树阴下扎根,才能感受和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欣赏它庞大的身躯,它的灵魂,它与你——一个渺小、短暂的生命体--之间妙不可言的关联。”

这本书第二大特点是图片精美。书中的摄影作品是摄影师利用为显微工作开发的软件,将一个物体以不同的焦点拍摄8到45张图片拼接起来的,展现了很多平常看不到的细节。这种远远超越传统显微摄影的独特方式,把植物的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怎样观察一棵树》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观察策略,作者描述了观察树木时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一些观察策略。第二部分讲观察树木细节,详细探讨了树木的各种特征,如叶片、花与球花、果实、苞芽与叶痕、树皮和树枝结构等。第三部分是10种树木的观察所得,包括大叶水青冈、一球悬铃木、黑胡桃、北美圆柏、银杏、红花槭、荷花玉兰、北美鹅掌楸、美国白栎、北美乔松。

接下来我想重点分享一下我观察一棵树的体会。我选择了一棵我们家门口的构树。构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树,它是一种先锋树种,在整体环境比较恶劣的时候,它会先长出来,为其他的树提供生存的环境,过一段时间它又会倒下,整体变成朽木,为其他树的成长打下了一个基础。构树的小树和大树不同,小树的缺口比较多,大树是一个软圆形的完整的树叶。来自同一棵构树上的叶片会不一样,对树不理解的话会认错。提供一个反例,告诉大家不能通过树叶去认识树。

我想讲一下为什么构树要把自己长成这个样子?构树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树。它小时候的样子是它的一种伪装需要。构树为了让自己能够长得更好,要躲避昆虫。等它慢慢地长大,已经不需要再用伪装,它就把缺口全部填满。构树是一个雌雄异株的树,它的花跟我们传统的花不太一样。它是柔荑花序,雄花序非常多,整棵树上都可以看到,等到花序花粉全部散完后,雄花序会全部掉到地上,非常难看,但对很多人来说,雄花序是一种美食。

构树果就像一个杨梅果一样,它是个聚花果,果子是有很多果子集中在一起的,一口吃下去的时候其实是吃了很多果子。它的果子在开始的时候是绿色,到了成熟的时候变成了红色。为什么不是开始红色,成熟时长成绿色呢?其实它是因为小动物,基本上是鸟类来给它传播种子,它的颜色就是一个提醒功能,告诉给它传播种子的那些动物,现在它已经可以吃了。鸟吃了它的果肉以后,飞到别的地方,通过拉屎把种子传播出去。

再讲构树的树皮。构树的大树和小树树皮是不一样的。大树的树皮历尽沧桑,上面有斑,很斑驳的,有一些像叉木,老的树皮裂口是非常深的,你都可以把手指放到树皮里面去。小树的树皮则很光滑。

你们可以随便选一棵树,然后按照书中作者说的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法来体会一棵树成长的过程。你每天都去观察它,感受这棵树在发生变化。你可以感受到别人没有办法感受到的这种细节。这种细节是只有你自己内心慢慢地体会才能够感受到的。你没有办法跟没有同样爱好的人在一起分享这件事情。你看到变化以后,会很开心地在心中暗自窃喜。

在这里我想起刘华杰老师说的话:“在你看花的时候,他却知道每一朵花的名字,知道它的祖籍、特征、生长习性、历史典故;在你拍一只鸟的时候,他却知道这只小鸟是哪里飞来的,要飞去哪里,主要食物是什么,有哪个历史名人养过它;在你被一只落在头上的小虫子吓得惊慌失措时,他却知道这只虫子,刚刚从地里孵化出来,还很懵懂和莽撞,它没有毒性,不会咬人……这时候,你会不会怀疑,同样去踏青,人家才真的拥抱大自然,而你只是白白浪费时间?”你在看花,你看到了什么呢?希望大家在听了这次分享,看了这本书以后,到大自然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余节弘:我来说说这本书背后的故事吧!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怎样观察树的前世今生”。为什么要做这么一本书?实际上对于我们出版社来说,它是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安排的。在这本书出来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一个自然观察的系列在做。像《爸妈必修的堂自然课》,这些整体上反响还是比较好的。这些书都是从台湾引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为了促进本土的自然观察。所以当我遇到《怎样观察一棵树》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把它纳入到我们的规划里去了。同时我们也还做了一些手册类的,就是为我们的观察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因为那个时候国内的自然教育或者是国内的博物学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

我们最终要从自然观察到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得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pz/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