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运会添彩成都百余种乡土植物特色
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230/5969989.html图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封面新闻记者于婷实习生苏鹏近日,在成都武侯区二环路新希望路口,一处特别的花境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鲜花缤纷、绿植生机,百余种乡土植物搭建的成都特色林下植物景观,正以最灿烂的面孔喜迎大运盛会。“这是我们进行的一场适应城市的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理念的本土化实践。”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片营建面积约平方米的“特色花境”,通过应用百余种植物构建出一个乡土植物与新优植物园艺品种结合的植物生态展示园,采用拟自然的设计手法,构建具有自然生态特征的植物群落,打造出品种多样、生态友好、可持续、低维护且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景观。感受四季变换之美百余种乡土植物搭建特色景观据了解,本次示范花境包含青城细辛、赪桐、板蓝、中华秋海棠、白及、偏翅唐松草、猬实等45种乡土植物种类,紫叶马蓝‘喜雅’、超级一串红‘罗马红’、高杆荷兰菊‘泰玛’、玫瑰石蒜等37个新优植物园艺品种,其中,有29种植物系首次在成都城市景观中应用。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场地内光照条件的差异,在光照较为有限的区域选择落地梅、顶花板凳果、虎耳草、野扇花、竹根七、红盖鳞毛蕨等耐阴乡土植物,增加示范点位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这种多样性也为各类生物提供了更广泛的栖息和繁衍条件,可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在不同季节,园内不同花期和叶色的植物交替出现,可呈现出丰富的季相变化,一年四季都是美景。”该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没有人为过度干预的情况下,植物之间的自然更替能够展示出真实、自然的植物景观风貌,使城市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并为市民营造一个和谐舒适、丰富多变、自然康养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数字平台解锁植物“新身份”萤火灯光营造自然野趣氛围为让乡土植物被更多人了解,市花木中心还联合有关机构搭建了植物数字信息平台,通过扫描植物专有名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jc/1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亚运倒计时100天我为亚运献朵花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