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掌上东四

带你走进老北京的故事

7月22日,在“花友汇”创意空间,举办了花卉植物与环境因子知识讲座。由“花友汇”的“老朋友”赵怀瑾主讲,因为场地限制,仅有16位居民,抢到了“听课机会”。对此,很多花友大呼遗憾!

居民们听完课后,纷纷表示: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们对种植花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花卉出现的问题,也能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为了让更多花友

学到花卉养护知识

小编特地将“花友课堂”

汇总整理如下

01

植物有哪些器官?它们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

植物繁衍后代的方法有哪几种?

植物自我更新繁殖:

(1)种子传播

(2)分生繁殖

人工繁殖的方法:

(1)扦插

(2)嫁接

(3)压条

02

影响花卉植物开花的重点要素有哪些?

1.春化作用

某些植物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就叫做春化作用,又称感温性。

2.光周期作用

指一日的日照长度。

3.营养成分的影响

磷肥多,促进生殖器官形成;氮肥多,抑制生殖器官形成。

4.花芽分化

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标志。

注意

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打破植物不开花,因植株有雌雄之分的说法)

雌雄同株:是指一株植物的花有雌蕊、也有雄蕊。而这又分两种:其一,雌蕊与雄蕊分在两种(朵)花上,叫单性花,如玉米;其二,雌蕊与雄蕊都在同一朵花上,叫两性花,如桃花、百合花。

雌雄异株:是指在具有单性花的种子植物中,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株体。仅有雌花的植株,称为雌株;仅有雄花的,称为雄株。如杨树、柳树、银杏等。

03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各项因子:

除决定于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决定于外界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气体和养分。

2.温度和温差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10-30℃)和最高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高/低温度时,植物可能发生死亡;最适和最高/低温之间,进入休眠。

温差:不同植物产地不同,适应温差大小也不同。并非温差越大,对养花越好。

3.水分≠湿度

水分:土壤中的含水量。湿度:空气中的含水量。水分不足,会引起植物叶片萎蔫现象;但水分过大,根系损伤,也会出现萎蔫的不正常干旱状态。

04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主要是三个方面: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的组成。

2.光照强度的影响:光照强弱,对花蕾开放时间的影响:

夜间开花:昙花

晨曦开花:牵牛花、茑萝

光照强度,对花色的影响:紫红色的花,源于花青素的存在,而强光有利于花青素的产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

05

花卉与土壤

1.砂土:土粒间隙大,通透性强,排水好,保水差。土温易增易降,昼夜温差大,有机质含量少,肥力短。常用来配置培养土成分和改良粘土。

2.粘土:土粒间隙小,通透性差,排水不良,保水强。含矿物质和有机质多,保肥性强且肥力长。土温昼夜温差小,除少量喜粘质土壤的种类外,对大多数花卉生长不利,常与其他土质配合使用。

3.壤土:土粒大小居中,性状介于二者之间,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含量多,土温较稳定,对花卉生长有利。

常见种植基质:草炭(泥炭)、蛭石、珍珠岩、椰糠、炉渣

左上:蛭石右:珍珠岩

陶粒

左上:火山岩左下:赤玉土右上:鹿沼土右下:兰花石和树皮

4.土壤酸碱度

大部分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温室花卉几乎全部要求酸性或弱酸性土壤。

土壤酸碱度对某些花卉的花色变化有重要影响,代表植物:八仙花。酸性,花色偏蓝;碱性,花色偏粉红。

5.各类花卉与土壤的要求

一、二年生花卉:砂质壤土、壤土和粘质壤土,都可生长良好。

宿根花卉:比一二年生草花根系更为强大,入土较深,需要40-50cm土层;栽植时应施大量有机质肥料。

球根花卉:以富含腐植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但水仙、晚香玉、风信子、百合、石蒜及郁金香等,以粘质壤土为宜。

温室花卉须经特制营养土来栽培,须含大量腐植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保湿性好。

(二)花卉与气体

1.氧气(O?)

植物呼吸需要氧气,土壤过于紧实或表土板结会引起氧气不足。时常松土,有助于土壤内氧气的进入及二氧化碳的散失。

2.二氧化碳(CO?)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但过量有害,如新鲜厩肥和堆肥过多,二氧化碳会高达10%左右,将对植物产生严重危害。

3.二氧化硫(SO?)

破坏植物细胞叶绿体,致使组织脱水并坏死。表现症状,叶脉间发生许多褪色斑点,严重时,叶脉变为黄褐色或白色。

4.氨气(NH?)

大量施用有机或无机肥会产生氨气,当空气含量达到0.1-0.6%时,发生叶缘烧伤现象;含量达到4%,经过24小时,植株即中毒死亡。施用尿素后,会产生氨气,最好施用后盖土或浇水,以避免氨害发生。

5.氟化氢(HF)

危害植株幼芽和幼叶,叶尖叶缘先出现淡褐色至暗褐色病斑,后向内扩散,出现萎蔫现象。还可导致植株矮化、早期落叶落花及不结果。

以上都是往期课程

觉得有用的话就收藏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zz/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