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究竟是什么花
彼岸花 石蒜科 上图可用作手机屏保,试试吧 《法华经》中介绍,佛开始说这部经的时候,“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这里提到的四种花,就是天界的四种宝花。天界宝花的名字,是梵文直接音译而来的,曼陀罗华意为白色团花,而曼殊沙华则是红色团花。“摩诃”梵文意为“大”,那么天界四宝花按照佛经原文,是指大小不一的红白两色的团花,其实并没有指代具体的植物种类。但是现在,我们普遍认为红色石蒜花就是曼殊沙华。这是为什么呢?石蒜原产于中国,后来随着稻作文明被带到了日本和朝鲜。日本人喜欢把在秋天开火红色花的石蒜栽在田间地头,或者水渠路边,利用石蒜的毒性来防止鼠类对作物的破坏。那么后来,“土味”石蒜是怎么拥有了“曼殊沙花”“彼岸花”这样文艺的名字?以农业为本的中国,在古代非常重视春分与秋分这两个节气,因为这两个节气是指导民众每年农耕的重要时间节点。而二十四节气传到日本之后,春分和秋分也得到了同样重要的地位,甚至还多了一重精神上的寓意。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彼岸”,彼岸又被称为“日本的清明节”,指的是春分、秋分及其前后各3天的7天时间。春分前后为春彼岸,秋分前后为秋彼岸。另外,佛教把今世叫做“此岸”,而彼岸,在大多数人的理解里,则是人逝去后的另一个世界。“彼岸”时节,日本各地的寺院会举办“彼岸会”,许多家庭请和尚念经,并为祖先上坟、扫墓。秋分前后,刚好是火红的石蒜盛开的季节,于是石蒜便得名“秋彼岸”,亦称“彼岸花”。又由于其外形是火红的一团,又恰好盛开于秋季的“清明节”,所以日本人就给它安上了“曼殊沙华”的名号。秋天开的石蒜,就这样先成为彼岸花,后成为曼殊沙华——佛经中的四大天界宝花之一。在植物名称这方面,佛经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佛陀说法时,天上落下的花雨真的长这个样子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不过,把石蒜想象成曼珠沙华,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佛陀当时说法的具体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您说呢?附《法华经》中提到“曼殊沙华”的原文——第一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第一品: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第十九品: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沈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佛经原文:为您读经: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为您读经:妙法蓮華經○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佛经中的这种香膏,今天还能找到同款·旷野中的旅人:受无量苦,贪彼少味·谁是甘蔗汁,谁是甘蔗渣?·多罗树与轮回·庵摩罗果与阿育王最后的供养·芒果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没看够?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zz/5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鸢尾名园加茂花菖蒲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