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菌小课堂一ldquo池rd
石蒜菌,植物重度痴迷症患者,热爱绿化的杨浦土著,爱摄影的乐天派,资深吃货一枚。每周五分享一种植物,轻松科普,顺带美图。 生活中常有远观外形相似的种类,今天小课堂要说的池杉,在远景中的效果,就与水杉十分相似。二者区别在于叶型,较之于水杉羽毛状的线条,池杉一丝一缕式的落叶,有着另一种韵味。来认识今天的主角——池杉。池杉Taxodiumascendens系杉科Taxodiaceae,落羽杉属Taxodium的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叶钻形,微内曲,在枝上螺旋状伸展;树干基部膨大,常常有屈膝状的呼吸根;雄球花约有5-8对小孢子叶,每个小孢子叶具4-9个小孢子囊;雌球花约有10对以上珠鳞,每片珠鳞有2枚胚珠,花期为3-4月;球果圆球形或矩圆状球形,种子为不规则三角形,红褐色微扁,边缘有锐脊,球果10月成熟。 池杉原产北美洲东南部,耐水湿,生于沼泽地区和水湿地区。在杨浦区范围内,我们可以在杨浦公园、复兴岛公园以及新江湾城生态走廊内见到它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河岸边。 池杉的旅行据杭州植物园引种驯化组在年10月刊登于植物杂志的期刊《池杉》一文,池杉作为一种古老的孓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以前,广泛分布欧洲和美洲,随着气候的变迁,在其他地区相继遭受毁灭,最后在北美洲留存了一些。据湖南省林科所许道芬在《池杉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中的记载,池杉在20世纪初引入上海,年引入南京,年分别引入江苏南通市和河南鸡公山林场,年引种到武汉大学原植物园,年引入广东华南农学院等。 可见在那些动荡的年月中,植物学家们在持续努力地开展专业工作。据上海植物园张连全回忆,上海植物园的前身龙华苗圃,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引种栽培了池杉,这些池杉现胸径已达到40厘米左右。可以说,池杉从美洲远渡重洋到中国,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很好地适应了中国大部分区域的环境,并能在湿地中良好地生长。 池杉名字的由来南京师范大学张光富老师在其《我国外来植物中文名称由来的归类分析》一文中,科学严谨地阐述了一种“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命名”的方式。以池杉为例,池杉原产北美沼泽地,生于低湿地时树干基部常有屈膝状膨大,这样的特性有助于呼吸,也让池杉因此而得名。其实外来植物的取名之道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目的在于方便鉴别植物特征,同时又方便记忆植物名称。由此可见,植物学家为了植物那点名字,真是操碎了心。当然,石蒜菌今天的标题也是讨个口彩,同时方便看官您记住“池杉”这种植物名。 识别时间 池杉以其尖塔形的树冠,钻形叶,及螺旋状伸展的着生方式,能让人轻松识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zc/5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霜降过后,把君子兰喂饱了,叶子油绿宽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