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又看到画家边寿民画的《芍药》一画,介绍居然是牡丹。其实,且不说观察花叶形,画上不是有题诗吗:“浓香独让牡丹王,润色清和殿众芳。”诗意明显不过,殿春之芳只能是芍药。

由此想到,很多学习中国传统插花的爱好者,对传统花材花语是有些陌生的。一般能认识几十种传统花材就算不错。梅、蜡梅、海棠、兰、桃、柳、牡丹、芍药、莲花、杜鹃、菊花、桂花、木芙蓉、秋海棠、月季、百合、山茶、水仙、竹、松、柏等最著名的花木还好,基本都认识。月季(花店里的玫瑰)、百合、菊花是每个花店里必有的。但是这些花材里蕴含的许多传统文化内涵,优美的花语,都还是需要深入学习的。不然也容易把梅花与蜡梅、牡丹与芍药、玫瑰与月季等混淆起来。

还有成百上千种传统花材,那就很多都不认识了。有的把法国梧桐当作凤栖梧桐的梧桐树,有的把草绣球当作木绣球,有的把马蔺、马兰相混,有的说番木瓜就是木瓜,有的把白兰当作白玉兰,有的说晚香玉就是夜来香,郁金香就是郁金,豆蔻就是肉豆蔻!真是奇哉怪也!

传统咏花诗文、花景、花语,统统不熟悉。更不用提一些美丽的古诗文里的花木,哪里还有认识的?

美草、媚草、夜舒荷、青莲、芬陀利、金沙罗、佛见笑、宝相、承露花、白蝶花、鸳鸯草、珍珠花、白玉堂、天女花、龙女花、优昙花、黄辛夷、碧蝉儿、簇蝶、七姊妹、曼珠花、寄生草、杨妃茶、鹅毛玉凤花、剪秋纱........谁还知道是什么花?

还有四季春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节等节日用花,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的不同的观赏花,不同的寿诞、婚庆等用花,给长辈送的花,友人之间送的花,爱人之间相送的莲子、莲花、梅花、芍药等等,也都不熟悉。

对本国的东西很陌生,对外国的东西倒是津津有味,熟极而流,对西方节日都知道该用什么花做装饰,该送什么花。对外国花道反复学习,甚至于把红花石蒜当作曼殊沙华、彼岸花,真正的曼殊沙华、彼岸花是什么花倒不知道。甚至于把山茶叫做椿!

面对这样的一番局面,还能说什么呢?

没法子,唯有认认真真学习起来。诗文要多读,面对一幅古画题诗,借助于工具书至少要能看懂一点。多认识传统花材,多学习传统花景、花语,才能有中国传统插花韵味。这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要继续谈下去。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zc/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