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天气渐凉,红花石蒜开得热烈红火。有微博发出如下内容:

“佛经上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看到这句话,突然有个疑问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如此文艺了吗?

于是,开始检索《大正藏》。(《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全藏分3个部分: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卷15册(内图像12册,总目录3册),共册。《大正藏》是大藏经的一个版本,也是目前学术界应用最广和比较完备的版本。)

在“CBETA电子佛典”中输入“彼岸花”三个字,得出的结果是0。又试了下“开一千年”,结果也是0。可见这句话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佛经里。

佛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佛经的地位在佛教中尊崇无比,是“佛法僧”三宝中“法宝”的重要代表。不容任何人杜撰篡改。

附会杜撰佛经,这是佛教决不容许发生的事情。所以请广大文艺青年们,不要将非佛所说随意附会为佛说,也请大众不要以讹传讹,以免误导大众。

关于红花石蒜,除了很多人会引上面那段暂时不知道出处的话之外,还有很多人说红花石蒜是佛教经典中的“曼殊沙华”。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佛经中的“曼殊沙华”到底是什么花?

《妙法莲华经》卷一序品中说:“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大正藏》第9册,第2页中)

经文的大致意思就是,佛在说这部经的时候,加趺而坐,入于不可思议的境界之中,身心不动。这个时候,天上有四种花像雨一下散落在佛及大众身上。

天上散落的这四种花中就有两种曼殊沙华,一种是“曼殊沙华”,另一是“摩诃曼殊沙华”。《光宅法华疏》中说:“曼殊沙华,译为小赤团花。摩诃曼殊沙华,译为大赤团华也。”所以“曼殊沙华”和“摩诃曼殊沙华”的区别就在于花的大小。

从经中看出,“曼殊沙华”是自天而降,是天上的一种花,并非地球之物。

《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四说:“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从这解释来看,“曼殊沙华”应该是一种柔软的红花。

综合以上说法,“曼殊沙华”应该是一种“柔软的红色天花”。至于具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无从考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第16卷)中说,石蒜属(Lycoris)植物为石蒜科具鳞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石蒜属植物全世界约20余种,主产我国和日本,少数产于缅甸和朝鲜,为典型东亚属。我国约有15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尤以温暖地区种类较多。

可见,属于南亚的印度等地并不产石蒜。所以说,曼殊沙华并不是石蒜。

但是今人将石蒜称为“曼殊沙华”也并无不妥,毕竟真正的“曼殊沙华”无从考证。将美丽的花赋予美丽的名字,也是人们对美丽的追求。但请大家不要把无根据的话附会为佛说,维护佛经的正统。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方法大全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zc/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