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这个称呼竟是彻底地舶来品,我国古人
白癜风病可以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一枝擎,花数朵,烛影摇莲炬。 夜静闲庭,冷焰空凝炷。 丛丛草伴林间,都无人惜,任莺老、燕闲来户。 怜幽趣。试将花插罗帏,相对黄昏语。 影落灯花,灯下红偏愈。 为惜连枝并蒂,月暗西厢,还须好、照人幽处。 看到这首词,你们能猜到词人咏的是何物吗? 这首词名为《祝英台近·金灯》,祝英台近为词牌名,金灯为题目,金灯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这里的金灯与我们挂的金色灯笼不一样,而是作为一种花的名字出现的,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那么我们用它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彼岸花。这种花的花瓣呈倒披针形,花被红色,向后开展卷曲,下图中就是典型的红色彼岸花,也叫红花石蒜。 《法华经》中写道: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其中曼殊沙华在日本便被认为是图中的红色彼岸花,红花石蒜,也叫金灯花。而曼陀罗华说的是白色彼岸花,也就是白花石蒜。 彼岸花这个物种在唐代的时候就有记载,不过有意思的是那时它被称为无义草,不太受人待见,唐代《酉阳杂俎》中说它“金灯,一曰九形,花叶不相见,俗恶人家种之,一名无义草。”书中说它“俗恶人家种之”也不是没有理由,这种花夏天长叶子,秋天叶子落了才开花,花叶永不相见。而且往往在墓地附近繁茂生长,而且色泽鲜红似血,故此这本书里很不看好这种花。 但是金灯花(彼岸花)颇受后世的文人青睐,得益于鲜艳的色彩,奇特的花形,文天祥曾赋诗道“好是木天新境界,萤窗容我种金灯”,明代散曲家王磐曾写道“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龚自珍曾写道“金灯出土苔花碧,又照徐陵读汉书”,从龚自珍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直到清代都一般管这种花叫“金灯花”,可是不见古人将其成为彼岸花。 翻遍中国的古籍都找不到“彼岸花”一词的踪迹,但是了解了一下日本节日之后,发现彼岸花的名号彻彻底底是从日本引进来的舶来品。在佛教传到日本以后,“彼岸”的思想与日本的祖先信仰相结合,在秋分期间寺庙会有一个“彼岸日”的活动,而金灯花恰好就在这段时间开花,于是便被日本人命名为彼岸花,后来再传入中国,便有了“彼岸花”这一个名号。 在《本草纲目》中也出现了对它的研究,在这本书中它被称为“山慈姑”,别名金灯、鬼灯、朱姑等,且记载了其根“甘、微辛、有小毒”。同时也列出了其药用价值,可以治疗脸上脓疮斑痣等,同时也是“万病解毒丸”、“太已紫金丹”、“玉枢丹”等的材料,可以用来治疗蛇虫毒与瘴气等。 在中国古代神话志怪类小说中,也不乏“彼岸花”的踪影,例如《太平广记》中就有一种“明茎草”书中形容这种草“如金灯,折为烛,照见鬼物形”,晚上将这种草的汁液涂抹在墙上,甚至能用来照明,踩在这种草上还有入水不沉的奇妙效果。 在《封神演义》中,描写吸了妲己魂魄的千年狐狸时,便用了这样一段描写“悲风影里露双睛,一似金灯在惨雾之中”,因为金灯花多为血红色,所以这一句中形容狐妖眼睛所用的“金灯”指的便是“金灯花”,即当下所讲的“彼岸花”。 现在所讲的各种彼岸花的故事,多为当代人所写。尤其是网络文学盛行的时期,红花石蒜又有可能是佛家所指的曼殊沙华,人人皆可藉此杜撰出一个故事来,使得网上的资料纷繁复杂,以至于其真正来历倒被掩盖了下去。 好了,这里时常为您分享一些历史小趣事,个人小见解,欢迎大家点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pz/7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景欢平乡居笔记
- 下一篇文章: 微分享这些散布在农村的野花野草,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