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医院徐尤佳)2月19日,浙江一对夫妻将水仙误当作蒜苗食用后中毒的消息引发热议。2月17日,浙江一对夫妻因误将未开花的水仙当作蒜苗食用后,出现明显的呕吐症状,随后前医院武林院区急诊就诊。“通过催吐和输液治疗后,水仙中毒的两位患者已经脱离危险,平安回家了。”医院武林院区急诊内科医生赵丽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水仙的鳞茎、花朵和汁液都有毒,而目前并无针对水仙花的特效解毒药。如果将水仙食用或外用,可能会引起多种中毒症状,进食后十五分钟至一小时内即会发病。一旦发现水仙花中毒症状,医院就诊。浙江省医院武林院区急诊。医院供图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查阅发现,医院急诊科医生黄贤伟曾在《临床急诊杂志》发表文章“误食水仙花茎叶引起的急性中毒8例”,其中记录了年至年间该院收治的8例因误食水仙花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8名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治疗后症状短时间内消失,留院观察6小时后出院。水仙的茎叶酷似蒜苗,茎叶有毒成分主要包括石蒜碱、伪石蒜碱等10余种生物碱,其鳞茎内还含有拉丁可毒素,食入会引起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神经中毒症状。赵丽娟表示,春节前后不时会出现食用水仙中毒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未开花的水仙和蒜苗很相似,春节前后正好赶上水仙的开花期,一旦大意,就会出现“拿水仙做菜”的事件。赵丽娟提醒,要想分辨水仙和蒜苗,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气味分辨,蒜叶只要通过指甲轻掐或者打开蒜瓣,就能闻到明显的辛辣味道,而水仙不存在这种味道。在养殖水仙期间切忌随意碰触,考虑到对过敏体质患者的影响,水仙也不适合放在卧室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pz/1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