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菌小课堂三杉落羽
石蒜菌,植物重度痴迷症患者,热爱绿化的杨浦土著,爱摄影的乐天派,资深吃货一枚。每周五分享一种植物,轻松科普,顺带美图。 上周小课堂的题目是“一‘池’三‘杉’”,私底下有好多小伙伴来问石蒜菌,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正好是介绍池杉啊,石蒜菌就把原来的“一池三山”改成了“一池三杉”。(关于“一池三山”的故事,我们到文末细聊)都说有“三杉”那今天我们就来介绍第三种杉。 落羽杉 系杉科Taxodiaceae: 落羽杉属Taxodium的落叶乔木,高可达50米; 树干尖削度大,树干基部常常膨大,也有屈膝状的呼吸根; 叶条形,扁平,基部扭转在小枝上排列成二列,羽毛状; 雄球花卵圆形,在小枝顶端排列成总状花序,花期4-5月; 球果卵圆形或球形,成熟时淡黄褐色,被白粉,球果成熟期为10月; 种鳞木质,盾形,种子呈不规则三角形,有锐棱。原产北美东南部,耐水湿,可以生长在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上。在杨浦区范围内,可以在新江湾城国伟路、淞沪路见到它们的身影。 落羽杉名字的由来 作为一种外来植物,其名字就已经能反映出植物本身的状态——是一种落叶似羽毛的杉树。根据张光富老师在《我国外来植物中文名称由来的归类分析》一文中记载,落羽杉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命名的,因为秋季叶常与小枝一同脱落,得名。当然,作为一种外来植物,在中国最开始的称呼是不同的,有叫落羽杉的,也有叫落羽松的,是在年全国第二次水杉、池杉、落羽杉科技协作会上,统一了这三种植物的正式中文名。 落羽杉的历史 与水杉、池杉一样,作为孑遗植物的落羽杉,在第三纪时期曾分布于欧美,现分布区在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中部,落羽杉的分布区域要比池杉稍大。湖北省林科所的《池柏、落羽松在我国的引种和栽培》一文中,介绍了落羽杉与二十世纪初引入上海,年又从美国引入南京,年分别引入江苏南通市和河南鸡公山林场,年引入武汉大学,年引入广东华南农学院,年引入庐山植物园。建国以后发展较快,在年后推广在城市园林中使用。根据文献记载,经年8月调查,在上海中山公园有一株树龄70年的落羽杉,时至今日已多龄,有时间一定要去一睹芳容。 一池三山 说好的,文末要聊一下“一池三山”。“一池三山”的说法源于周末,盛行于战国时期,是一种神仙思想。说的是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仙居住的仙山。“一池”说的就是太液池,汉武帝在长安建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并在池中堆筑上述的三座岛屿,来模仿仙境,以寄长生不老之设想。之后,“一池三山”慢慢地就变成了一种园林模式或者说造园手法。 识别时间 还记得水杉吗?水杉是对生叶,而落羽杉的叶,生长得就比较随意了,只要看到羽毛状的叶片,同时条形叶有气孔带,小枝不是对生的,那就是落羽杉啦! 水杉 落羽杉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jb/1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头人春季赏花这些细节要注意女子赏花被
- 下一篇文章: 儿童房装修设计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