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各种植物纷纷吐露新芽,既是一年野菜旺盛生长的时节,也是误食有毒野菜引发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一、野菜辨品种,人工栽培更放心每年三月至五月,随着气温升高,各种野菜生长旺盛,带着泥土气息的荠菜、苦菜、灰灰菜、二月兰、蒲公英、马齿苋等等成了不少市民餐桌上的新菜品。(荠菜)(苦菜)(灰灰菜)(二月兰)(蒲公英)(马齿苋)野菜种类繁多,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营养优势和特点,然而一些有毒野菜外形与可食用普通野菜非常相似而被误采误食,如块茎与芋头相似的掌叶半夏、与灰灰菜相似的曼陀罗幼苗、与水芹相似的毒芹和毛茛、与大蒜相似的石蒜等,若误食轻则恶心呕吐、腹泻,重则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危及生命。由于更长的生长周期,野菜通常比家菜更有风味,但是纤维、草酸以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在给野菜带来独特风味的同时,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的毒性。一些作为药用植物的野菜,除了已知的天然活性成分外,其毒理性研究和评价往往不完善,作为蔬菜过量食用,对健康的作用或许适得其反。因此,野菜的整体营养价值并不一定比人工栽培的蔬菜高,过分迷信野菜的营养价值毫无必要。从营养角度分析,大多数野菜都有近缘的栽培品种,营养和口感也较为类似,其栽培环境比公园、林地等更有健康保证,超市里所售蔬菜吃着更放心。二、环境卫生须注意,谨慎采摘保生态野菜被公众视为“天然绿色食品”,但野菜也会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化工厂、垃圾堆、繁华马路等附近的环境质量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铅等有害物质。公园和城市公共绿地等区域经常会喷洒农药,废水边的野菜也常受到土壤和水源污染,均不宜采摘食用。它们看上去干净鲜嫩,但食用可能会给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同时,粗暴挖掘将使野菜无法再生长,还可能损害绿化景观,伤及娇嫩的珍稀植物。河流两侧河堤上的野菜如果过度采掘,会造成河堤水土流失,造成河堤抗洪安全性下降。(城市绿化带里的野菜会受除草剂和汽车尾气污染,不要食用)(粗暴采食公园里的野菜不安全,也会破坏公园环境,有损公德)三、合法经营严把关,生产加工须合规野菜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控制原料,保证原料新鲜,不得采购无合法来源的野菜,严禁生产加工销售有毒野菜。同时,经营者应采用合理储存条件、生产加工工艺,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出厂时检验合格。四、选购野菜有讲究,食用野菜巧处理野菜最好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不要在路边摊位或者流动摊位购买野菜,其安全性可能无法保证。(路边摊位和流动摊位售卖的野菜安全性无法保证)烹饪野菜时要注意洗净,最好用热水焯烫,去除一定的天然毒素;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进食野菜时应当适度适量,否则可能因摄入过多膳食纤维而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身体不适。五、食用须注意,如有异常快就医虽然有的药食同源的野菜,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具有不同的功效,但野菜多数性凉,特别是苦味野菜,易伤脾胃。又如自然生长的苋菜多数属于含硝野菜,对身体有害。很多野菜草酸含量较高,如柳芽、荠菜等,需漂烫焯水后食用。还有些野菜如苋菜、灰菜等含有的光敏性物质会引起过敏性皮炎。若喜欢吃野菜,应结合自身体质有选择地适量食用。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建议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遵医嘱食用。食用野菜后如有头晕、头痛、恶心、腹痛和腹泻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也可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进行催吐,吐出清水为止。同时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就近就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jb/1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