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

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

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妻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

盼来了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

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槟郎一去,岂不当归也,

一位苦苦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将领辛弃疾的妻子

在收到丈夫的中草药家书后

同样以中草药之名写的回信,

全词用十余种中草药

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当中草药遇见古诗词,

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反应呢?

今天

草团子再一次带大家走进中草药的世界

聆听中草药的声音

黄连毛茛科

苦节不可贞,

服食可资寿。

其功利于病,

有客嫌苦口。

药理作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故·事:王阳明的学生刘观时曾问过王阳明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感情在将发未发时,是什么气象?”王阳明回答说:“哑巴吃黄连,与你说不得。你要吃苦瓜,还是你自吃。”后人认为苦瓜没有黄连苦,就将苦瓜改成黄连,就有了“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的歇后语。

石蒜石蒜科

花开不见叶,

叶生不见花。

花叶生生两不见,

相念相惜永相失。

药理作用:石蒜的鳞茎含有石蒜碱、伪石蒜碱、多花水仙碱、力可拉敏、加兰他敏等十多种生物碱,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杀虫等的功效,但有小毒;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肾炎水肿、毒蛇咬伤等;石蒜碱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为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良药。

故·事:石蒜又称彼岸花,意思是开在天界的红色的花,所以也叫做天涯花,它盛开在阴历七月,所以花语是“悲伤的回忆”,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民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石蒜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和墓地,所以别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它就绽放出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传说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成片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为”火照之路”,而人的灵魂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兰草兰科

不因纫取堪为佩

总是无人亦自芳

药理作用:兰草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花梗可治恶癣。

故·事:兰为女子挚友,兰闺、兰房、兰室、兰梦无不与兰相连,兰也因此而显得芬馥奇特。春秋时,郑文公的姬妾燕姞有一天梦一位天使送给她兰花,并对她说:"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送你这兰,作你的儿子。兰花有国香之称,佩戴它,人家一定会喜欢你的。"不久,郑文公见了燕姞,赠给她兰花,两人十分恩爱。过了一些日子,燕姞怀孕,生下一子,取名为兰,就是后来的郑穆公。后因此称兰花为"国香",并以"梦兰"比喻怀孕。

半夏天南星科

江皋岁暮相逢地

黄叶霜前半夏枝

药理作用:半夏可以镇咳镇吐、抑制腺体分泌,也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更有抗癌、降压、凝血的作用。

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时,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由于饥饿难耐,她就试着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饱肚子。谁知吃完就吐了起来,她赶快嚼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谁知连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起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效果甚好。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改成“半夏”了。

菖蒲天南星科

三尺青青古太阿,

舞风斩碎一川波。

药理作用: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块根治流感,风湿痛;叶、花、花蕾治发热性疼痛、头痛、牙痛根状茎(白菖蒲)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用于治疗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

故·事: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先民崇拜该草类,把菖蒲当作神草。《本草·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人们在崇拜的同时,还赋予菖蒲以人格化,把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于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观赏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种。

三七

五加科

为解人间贫与病

方离天国下凡来

药理作用: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也可用于治疗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故·事:相传,三七是三七仙子下凡到云南文山,遭猛兽扑之。苗人卡相一箭射死猛兽,获救后仙子为报答卡相救命之恩,对卡相说:“山后有一草,枝似带,可治疗老母病。”卡相照办,果效,且用其药治好了许多乡亲,问仙子此草何名,仙子答曰枝三叶七,故名三七。还有传说道“三七”这名字意思是这种中草药生长到三至七年时药效最佳。

好了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大家都了解了多少呢?

将中草药写进古诗词里

我们,下期再会~

往期回顾

那些写进古诗词的中草药(一)

草业与草原学院

素材来源:网络

网络编辑:安柏昱

审   核:胡万佳费子蕊

责任编辑:张士军

投稿邮箱:nwsuafcyycyxy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gy/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