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一个小乡村

被青蛙“救活”了

如果你驱车时打听“西巷村怎么走?”

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但一问“青蛙村怎么走?”

村民们都会恍然大悟

说起这个青蛙村,它原是太湖边一个自然小村落,风景虽好,却也像当今的网红脸,美则美矣,却没有特色。

但是,它最终还是在有限的预算下,从同质化严重的小村中脱颖而出。现在村民年收入涨了5万多,青蛙村也成了旅游胜地。

一个靠青蛙盘活的村子,是如何将“空心村”打造成如今的乡村文创产业品牌的?

▎主题和定位:打造乡村特色需要爆点

青蛙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全村只有人,走在村子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村民的收入也很低,多以种植茶果和养殖大闸蟹为生,不少房屋都闲置着。

于是,村里想办法盘活存量资源,开设了苏州市首家“农房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与台湾的文创团队合作挖掘当地特色,为民房找出合适的文化创意点。

距离村口五分钟的脚程,有三栋望湖而建的洋气小楼,来自台湾的设计团队,对房子进行了改建

年夏天,台湾水生植物专家林正雄在西巷村进行长达3个月的考察,意外发现村里竟有61种青蛙,而在台湾属于一级保护的金线蛙,在西巷村竟然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众多的稀有动植物种:有形态不一的蓼科植物、水鳖、大小茨藻、美丽的金花石蒜和小说中常见的灯心草……

受这次考察的启发,文创团队决定把西巷村打造成一个质朴乡情与文艺范并重的“两栖小镇”。

“青蛙”这一主题由此定调。

偶尔还有一些淘气的雕塑——喂,说你呢,不要翻墙,请走大门好吗

▎产业链:搭配地方文化元素

有了主题,特色小村应搭配地方文化元素,形成完整产业链。

青蛙村的爆点项目是主题民宿,外部乡村化,内部现代化。民宿的改造保留了基本的“黑白”苏式民居的基本特征,同时在一些细节中融合进了欧式田园风光的设计元素。

乡村改造项目,首先要找到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分出来的支流,每一个支流都对应一个主题,这样人们才能对项目有一个整体印象。

定位即在目标客户心目中树立产品独特形象,青蛙村市场定位为:满足苏浙沪地区城市中产阶层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园区。

当地人习惯把围墙砌得很高,设计团队就打破习惯,把围墙做低

主题是定位的延伸,它要解决的问题是给消费者一个来的理由。

主题化从另一个维度而言,就是给消费者造梦。

青蛙村主题出发点是青蛙,以青蛙为主题的亲子民宿、池塘咖啡、文创农品小铺,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田园梦。

▎主题业态叠加,多产业增持构成乡村生态圈

在青蛙村的规划理念中,远不止几间高级民宿和几尊青蛙雕塑那么简单。村里充分挖掘村庄文化、生产生活情境、人文景观、农林资源等,打造青蛙乐园、文化集市、果品采摘、农产品开发等,把文、体、农、旅串成一条线。

①西巷村主题民宿

青蛙村以青蛙居所——两栖乡居为主题,改建创意民宿。民俗的改造中保留了基本的“黑白”苏式民居的基本特征,同时在一些细节中融合进了欧式田园风光的设计元素。9间客房9间客房,样式不同,青蛙主题特色鲜明,内部陈设现代。

龙芮、萍蓬、香蒲、泽芹、凫葵、鸢尾、红菱、芦竹、落羽——房间名分别取自当地一种花草名字

房间里也处处体现了青蛙元素,蛙型玩偶、蛙型厨具、青蛙照片等

②池塘咖啡

尽管地处偏僻、价格比肩市区,却仍吸引很多客人。营业以来,一半以上客人都是本地人,晚上都经常满场。

③特色饮食

包括太湖水产、枇杷酒、杨梅酒、茶叶等。

④绘本馆

除了提供给客人阅读外,还有老师来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本村的孩子阅读是免费的。

⑤文创商品

围绕青蛙这一主题做,同时在淘宝上订购。

⑥青蛙生态亲子乐园

全部通过自然资源营造,让孩子真正体验到乡村生活。

▎质疑与不足

青蛙村盈利模式分析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精品好玩项目缺乏,对游客粘性乏力。以青蛙作为主题确实独到,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尚且缺乏。但若没有一系列流量产品作支撑,时尚也将变成平庸。

2、缺少精品零售产品,与游客互动性差。对于青蛙的衍生品较为初级,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缺少再次吸引消费者的因素。

小结:找准特色不难,如何开发是最重要的。挖掘卖点,与当地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在其中找准一个平衡点,青蛙村做了最好的示范。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寒假专家会诊
白癜风盲目用药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gy/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