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将至,明天一起告别春天
美丽西湖 立夏 年05月05日,星期四 立夏到来,日照增加,气温始升高,雨水也开始多了,夏天,就这样悄悄的来啦。 夏立夏习俗一、斗蛋 谚语有云:“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当然,这样的说法出自谁口无人知晓,但历经世代相传,斗蛋最终成为立夏的习俗,而且,“吃蛋拄心”,这也正与中医理论上的“立夏养心”不谋而合。 其实,除了斗蛋,与立夏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就有病灾缠身;而说到尝新,有些地方甚至保留着要尝够“九荤十三素”的排场,颇为壮观;在我国江西一带则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苏浙一带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但无论哪一种习俗,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底。 二、尝新 尝新是指立夏时品尝时令鲜物,如青梅、樱桃、鲜蚕豆、鲥鱼等。每到这个时候,就成了人们打牙祭的时候,颇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称人 立夏日,民间有称体重的习俗。在家里中堂上或者天井里,挂一大秤,家中男女老小都可称,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时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时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四、吃乌饭 立夏这天,能和豌豆糯米饭平分秋色比拼的,非“乌米饭”莫属。乌米饭据说最早在唐代就有了,当时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和皖南一带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就用乌树叶煮乌米饭。后来,大概因为四月初八和立夏节气很近,慢慢就把吃乌米饭并到了立夏的习俗里。 现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都还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老一辈的人还有一种说法,立夏日吃了乌米饭,整个夏天都不会被蚊子咬。 夏立夏养生吃果蔬平心气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也是温度转热的开始,气温一高,火气难免上扬,常常会出现心浮气躁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多吃水果蔬菜之类,少吃肉类,这样有助于平静心气。 养心加午休 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所降低,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养护。养心可以多喝牛奶、豆制品等。 立夏之后,可适当调整个人的生物钟,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增加午休。中午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 适当增酸减苦 立夏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天气转热后,人体出汗多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性食物,如番茄、柠檬、乌梅、葡萄等,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本期更新个关键词: 花→“洋桔梗”、“月季”、“菊花”、“玫瑰”、“百合”、“荷花”、“君子兰”、“郁金香”、“向日葵”、“牡丹”、“栀子花”、“蝴蝶兰”、“白掌”、“芍药”、“满天星”、“风信子”、“康乃馨”、“茉莉花”、“牵牛花”、“马蹄莲”、“兰花”、“绣球花”、“薰衣草”、“睡莲”、“倒挂金钟”、“吊兰”、“梅花”、“红花石蒜”、“红掌”、“腊梅”、“水仙”、“铃兰”、“桂花”、“昙花”、“杜鹃”、“雏菊”、“大丽花”、“紫藤”、“茶花”、”丁香“、“扶桑”、“蔷薇”、“仙客来”、“桃花”、“樱花” 草→“小白兔狸藻”、“草”、“绿萝”、“富贵竹”、“文竹”、“滴水观音”、“袖珍椰子”、“铁线蕨”、“驱蚊草”、“金钱树”、“鸿运当头”、“常春藤”、“铜钱草”、“一品红”、“花叶万年青”、“含羞草”、“虎尾兰”、“龟背竹” 肉肉→“多肉”、“芦荟”、“仙人掌”、“碰碰香”、“蟹爪莲”、“长寿花”、“绿豆瓣(碧玉)” 菜→“白菜”、“芹菜”、“菠菜”、“韭菜”、“西红柿”、“辣椒”、“黄瓜”、“土豆”、“葫芦”、“茴香”、“竹笋”、”秋葵“ 果→“金桔”、“芭蕉”、“杨梅”、“苹果”、“西瓜”、“柠檬”、“火龙果”、“榴莲”、“葡萄”、“菠萝”、“草莓”、“桃子” 药→“金银花”、“薄荷”、“铁皮石斛”、“冬虫夏草”、“枸杞” 树→“发财树”、“罗汉松”、“橡皮树”、“鸭掌木”、“龙爪叶”、“紫竹”、“幸福树”、“红豆杉”、“平安树”、“三角梅”、”米兰“ 想知道它们的种植方法吗?赶快回复试试吧~ 喜欢我,请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suana.com/ssjb/9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菜探秘站国庆打马向北逛吃驼城
- 下一篇文章: 沛县生态廊道惊现彼岸花,据说